中国被称为“乙肝大国”,在新生儿中推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后,我国5岁以下儿童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已低于百分之一,新发感染人数越来越低。传染病防治专家、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尹炽标介绍,现在母婴传播是新发病例的主要感染渠道。
但是,乙肝阳性的准妈妈也可以自然分娩。尹炽标解释,剖宫产理论上缩短了分娩时间,新生儿出来时接触母亲血液的时间短,风险应该是低的,但临床观察发现,剖宫产虽然产程短,但是同样会接触到血液,自然分娩虽然新生儿会接触到妈妈的血液,但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皮肤很完整,对病毒有屏障作用。而目前正规的母婴阻断方法是在宝宝一出生后就马上接种乙肝疫苗。因此在临床上,乙肝阳性妈妈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,宝宝被感染几率的差异也不大。
至于乙肝阳性妈妈能否哺乳的问题,尹炽标说,母乳中能找到乙肝病毒的核酸,但这与宝宝吃了母乳是否感染是两个概念:理论上,接触过含乙肝病毒的母乳,风险肯定比没接触大,基于此有人认为乙肝阳性妈妈不应该母乳喂养。然而,如果不母乳喂养,宝宝也失去了从母乳中获得其他抗体的机会,同样是损失。临床试验发现,乙肝阳性妈妈的宝宝,母乳喂养和非母乳喂养的感染率几乎是一样的。母乳有风险,但是实际发生感染的几率不大,因为母乳通过消化道吸收,而新生儿的消化道内有一定的物质对病毒有抑制作用。再加上现在乙肝阳性妈妈的新生儿一出生就要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,第一时间就已经有了抗体,有抗体的人吃母乳被感染的风险很低。基于这样一个临床结果,乙肝阳性的妈妈也可以选择母乳喂养。”